林语堂

来报恩的孩子,小时候常常会做这4件事,能占一个是福报!

之前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,每天都会从学校带“好吃的”回来,有时候是中午水果、有时候是小面包、也有可能是午餐的肉等等各种各样的都有。每天接孩子的时候他都能从口袋里掏出不同的“美食”,一开始我还很困惑,想要制止孩子的行为,毕竟这些好东西已经不能吃了。

林栋 周博文 苏霍姆林斯基 福报 林语堂 2025-11-13 17:13  2

生态文学丨老藤:草木有道亦有情

初读欧阳修《秋声赋》,对“草木无情,有时飘零。人为动物,惟物之灵”深以为是。后来,读到林语堂“让我和草木为友,和土壤相亲,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”时,觉得既然草木可以为友,那么再言其无情就有些不妥了。当然两位名人语境不同,感受各异,各自表述都符合逻辑,亦都有其合理

文学 生态 林语堂 红蓼 拉拉秧 2025-10-28 12:52  1

突然发现,凡是不靠外力走出抑郁、焦虑的人,往往有一个共性

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王阳明这句话道出了人生最深刻的真相——我们最大的敌人,往往不是外界的风雨,而是内心的执念与苛责。太多人困在焦虑与抑郁的漩涡中,不是因为生活太难,而是因为总在和自己较劲。他们一遍遍质问自己:“为什么我做不到更好?为什么我又失败了?”可越是

抑郁 非我 林语堂 孙叔敖 汪琬 2025-10-10 19:57  2

诺贝尔文学奖“入围”次数最多的中国作家是林语堂,最早“入围”的是胡适

作为全世界最受关注的文学奖项,除了2012年作家莫言获奖之外,中国还有哪些作家进入过诺贝尔文学奖(以下简称“诺奖”)“提名”的视野?按照保密规则,相关保密数据将对外保密50年。新黄河记者近日查阅了诺贝尔奖官网迄今为止公布的1974年之前的数据,发现除了获奖的莫

诺贝尔 胡适 诺贝尔文学奖 林语堂 文学奖 2025-10-09 11:22  2

在数据时代,做一个“低流量”的从容生活者

我的头条号“闷闷片语”已经坚持更新了半年多。前几天我发布了一组名为《季节片语·秋》的诗,获得了4013次展现,最终却只有129人真正点开阅读。有人留言调侃:“秋锅秋铲秋粥沸”,用轻松的语气回应我的诗意;也有人认真写道:“全诗以'秋'字铺陈,字句凝练,满是秋日意

键盘 财富自由 秋菊 林语堂 秋风秋雨 2025-10-03 16:14  3

夫妻之间 最伤丈夫心的,大多是妻子的以下3种行为,基本错不了

深夜的客厅里,刚加完班的男人把钥匙轻轻放在玄关。厨房飘来一句"这个月房贷又该还了",电视里正播着别人家丈夫升职加薪的新闻。他低头看了看磨破的皮鞋,突然觉得手里提着的宵夜凉得刺骨。这样的场景,正在无数个家庭里无声上演。我们总说婚姻需要经营,可多少人把爱人当成了永

夫妻 毛衣 余秀华 林语堂 家常菜谱 2025-09-29 15:34  5

人至中年,照顾好自己的家庭,就是成功

成功是什么?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。有人觉得功成名就才算成功,有人认为拥有财富地位才是赢家,也有人相信躺在阳光下的沙滩上,听着海浪声,就是最真实的幸福。其实,真正的成功并不在于外界的评价,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安宁。林语堂曾说,人生幸福不过四件事:睡在自家床上,

家庭 情话 林语堂 家常饭 幸福的起点 2025-09-30 18:03  2

男人懂得这三个细节,晚年的爱情更稳固,你知道是哪三个吗?

人生走到半晌灯火时,嘈杂已远,浮沉渐缓,庭院深深,柴门静掩,万物都仿佛染上岁月的温柔。三十起步,六十归真,世间多少相逢别离,都汇成案上一壶浊酒,只与身侧人,对饮至晓。有谁不是从意气风发,跌跌撞撞,方才明了,生活里最恒久的,不是掌声,是默默的守望。年轻时张扬豪情

爱情 树洞 腌渍 纪伯伦 林语堂 2025-09-30 10:17  3

生活要懂得优雅摆烂

林语堂曾说过,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在豪华,而贵在简洁;不贵在富丽,而贵在高雅;不贵在昂贵,而贵在合适。这句话像一束光,照进我曾经慌乱不堪的中年岁月。那时候,我总觉得自己被生活推着走,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,在工作、家庭、父母之间来回奔波,日复一日地陷入琐碎与疲惫,

优雅 慢下来 内卷 林语堂 富丽 2025-09-23 22:03  5